迷霧中的正義:從懲處到理賠的逆轉

為什麼一位離職八年的業務員會被前公司懲處?又為何公司堅持半年後會妥協?立委、保險局扮演什麼角色?
李來居

李來居

2024年7月12日 上午 12:00

人身保險

迷霧中的正義:從懲處到理賠的逆轉

撰文日期:2024/7/12

👉快速分享給朋友

「保險公司同意撤銷對我的懲處了!」

【圖】保險公司同意撤銷懲處公文

真人真事故事改編

我盯著手機螢幕,反覆閱讀這條LINE訊息,一股如釋重負的感覺湧上心頭,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疲憊,這場持續半年的煎熬終於畫上了句點。

「終於……終於結束了。」

我喃喃自語,感覺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擔。

靠在椅背上,閉上眼睛,我回想起這段漫長而艱辛的歷程。

誰能想到,一張簡單的生存保險金給付申請,竟會演變成如此複雜的糾紛?

求助電話-保險糾紛的開端

去年年底那個平凡的下午,我接到了一通電話。

打電話的是一位資深保險從業人員,他八年前從老東家離職後,轉戰保經公司,不僅在新的崗位上表現卓越,更成功帶領一支優秀團隊,展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。

但電話中他的聲音充滿了焦慮和無助。

「你好!我是小李,我……我需要你的幫忙。」他的聲音微微顫抖,「有一張生存給付保險金的申請出現了問題。

「冷靜點,小李。慢慢說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」我試圖安撫他。

「我十幾年前在老東家賣出的一張保單,客戶現在要申請生存給付,但公司說不能給要保書上填寫的受益人!我…我不知道該怎麼辦……」

聽著小李的解釋,我心裡暗想:『又是這樣,保險公司總愛亂來。』但我沒有說出來,而是對小李說:「別擔心,我來看看這個案子,你把資料傳給我吧!」

那時的我,還不知道這通電話會把我捲入一場漫長的鬥爭,對抗的不僅是繁瑣的條款和官僚主義,更是一個龐大保險公司的固執和傲慢。

翻開那份保單和要保書,仔細檢視每一個細節後,我很快發現了問題的癥結所在。

【圖】理賠糾紛的申訴

揭露問題-契約的關鍵細節

【圖】生存與身故受益人均為被保險人之母、也是要保人本人

「小李,」我打電話給他,「我看過了,這張保單投保已經超過十年,要保書上明確寫明了受益人的姓名,公司不能隨意更改這個約定。」

「真的嗎?」小李的聲音充滿希望,「那……那我們該怎麼辦?」

「我們向公司提出申訴!」我堅定地說,「這是客戶的權益,我們必須捍衛。」

掛斷電話後,我深吸一口氣,心想:『這將是一場硬仗,但為了公平正義,值得一戰。』

據理力爭-保險巨頭的固執

在跟保險公司交涉多次後,我深深體會到大企業的固執和官僚作風!每次溝通,他們總是推卸責任,從來不承認自己的錯誤

【圖】申訴信

「公司的立場很明確!」保險公司的代表冷冷地說,「根據條款,生存保險金只能給付給被保險人本人。」

我深吸一口氣,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。「你們的條款有問題!」我堅定地說,「這是養老保險,是生死合險,屬於人壽保險的一種,但你們的條款卻引用了年金保險的規定。這明顯抵觸了人壽保險的規範,所以這個條款本身就是無效的。」

【圖】主要給付項目有身故及生存保險金,為生死合險,且名稱亦為養老保險

保險公司代表的表情有點尷尬,但很快又恢復了冷漠。

我趁勢繼續說:「更何況,要保書上明確寫了受益人,你們當時也同意了。現在已經過去十年,你們卻突然不認帳?這是一個契約,你們不能單方面更改。」

「這…這只是一個筆誤而已。」他們輕描淡寫地說,想轉移話題。

我冷笑一聲,「客戶親自填寫的受益人,你說是筆誤?一個影響客戶權益的重大錯誤,你們竟然說是筆誤?這種說法,不覺得太敷衍嗎?」

保險公司代表沉默了,顯然被我的論點所震懾。

我知道這場艱難的對話還遠未結束,但至少我已經撕開了他們辯解的第一道口子。

每次這樣的對話後,我都感到憤怒和無力。『他們怎麼能這樣漠視客戶的權益?』我常常這樣問自己。

初嚐勝果-理賠爭議的突破

幾個月的往返溝通,從申訴到協調,我們不斷地與保險公司周旋。

終於,在我們強有力的論點面前,保險公司再也找不到任何理由反駁,最後他們勉強同意給付保險金給要保書上明確約定的受益人,也就是要保人本人

【上下圖】要保人、受益人同一人,均為被保險人母親

我長舒一口氣,心想:『終於,公理得到了伸張。』我們都以為事情終於告一段落,可以鬆一口氣了。

然而,就在我們慶祝勝利的時候,一個意外的消息打破了平靜。

晴天霹靂-意外的報復行動

「老師,我爸媽收到了一封信!」某天,小李哭著打來電話,聲音中充滿了驚恐和不解。

「怎麼了?發生什麼事了?」我急切地問道,心裡突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。

前公司…前公司要懲處我……」小李激動著說,「我已經離職八年了,為什麼還要這樣對我?

【上下圖】保險…

...

請先登入

文章標籤

# 年金保險# 養老保險# 理賠爭議# 懲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