車商保代糾紛不斷、金管會重拳出擊
《車商保險代理人的規範與裁罰: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持續挑戰》
👉快速分享給朋友 


一、前言
在台灣,購買新車時通常會同時考慮投保汽車保險。
然而,透過車商保險代理人(簡稱車商保代)購買保險時,消費者常常面臨選擇權受限的問題。
近年來,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(金管會)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,頒布了一系列規定,並對違規的車商保代進行裁罰。
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規定、相關裁罰案例,以及目前仍存在的問題。
二、近年來主管機關的主要規定和要求
金管會於2020年5月19日以金管保綜字第1090491857號函(👈點我看公文)發布了一項重要規定,要求車商保代在招攬汽車保險業務時,必須遵守以下要求:
- 揭露所代理的所有產險公司名稱
- 提供辦理汽車保險調查表,供民眾自行勾選欲投保的產險公司
- 自2020年6月1日起實施
這項規定的目的是確保消費者有充分的選擇權,而不是由保險業務員決定投保的保險公司。
【附件下載】○○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辦理汽車保險調查表.pdf
同時,更於2021年10月12日發布新聞稿「金管會提醒民眾透過車商保代購買車險應注意自身權益」(👈點我看新聞稿)提醒民眾。
------
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(以下簡稱金管會)提醒民眾,透過車商保險代理通路(下稱車商保代)所屬保險業務員投保汽車保險,除應瞭解投保之保險種類與保障範圍是否符合需求,並可自行選擇欲投保之保險公司,毋須由保險業務員決定,以確保自身權益。
金管會說明,多數消費者於購買汽車時,會同時向車商保代之保險業務員購買汽車保險,實務上常見車商保代同時代理多家保險公司汽車保險商品之情形,為使消費者充分知悉有選擇保險公司的權利,金管會已要求車商保代通路自109年6月1日起於代理銷售汽車保險商品時,所屬保險業務員應於消費者首年投保或變更投保之保險公司時,向消費者充分揭露所代理之保險公司,並由消費者自行選擇欲投保之保險公司,以強化維護消費者權益。
聯絡單位:保險局綜合監理組
聯絡電話:02-89680712
如有任何疑問,請來信:本會民意信箱✉️
-----
三、歷年主要裁罰案例分析
自規定實施以來,金管會持續進行監管,並對違規的車商保代進行裁罰。以下是近年來的主要裁罰案例:
(👇點擊下方標題可連結裁罰案公文)
2022年7月:和安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
- 違規事實:未提供調查表、調查表非親簽等
- 裁罰:罰鍰新台幣120萬元,限期1個月改正
2024年6月:福灣財產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
- 違規事實:調查表與實際投保不符、簽名有疑義、教育訓練不足等
- 裁罰:罰鍰新台幣150萬元,2項限期1個月改正
2024年7月:和安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
- 違規事實:調查表簽名有疑義、未提供調查表、業務員違規招攬等
- 裁罰:罰鍰新台幣120萬元
2024年7月:台灣賓士產物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
- 違規事實:調查表簽名有疑義、未提供調查表等
- 裁罰:罰鍰新台幣90萬元,限期1個月改善
2024年7月:凱興保險代理人股份有限公司
- 違規事實:調查表與實際投保不符、未提供調查表、內部稽核缺失等
- 裁罰:罰鍰新台幣90萬元
這些案例顯示,儘管金管會已經實施相關規定,但部分車商保代仍未確實執行,影響消費者權益。
主要違規情形包括未提供調查表、調查表簽名有疑義、實際投保與調查表不符等問題。
四、現存問題和挑戰
儘管金管會努力規範車商保代的行為,但仍存在以下問題:
- 部分車商保代未落實執行提供調查表的要求
- 調查表可能未由消費者親自簽名
- 內部稽核制度不完善
- 消費者可能不了解自身權利
- 業務員教育訓練不足
- 代收保費作業缺乏完善控管機制
五、對消費者的建議
為保護自身權益,消費者在透過車商保代購買汽車保險時應注意:
- 要求查看並填寫汽車保險調查表
- 確認調查表上列出了該保代代理的所有產險公司
- 仔細閱讀並理解所選擇的保險種類和保障範圍
- 親自填寫並簽名在調查表上
- 如遇不當行為,可向金管會投訴
六、結論
金管會的規定和裁罰顯示了政府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決心!然而,持續出現的違規案例表明,在執行層面仍存在挑戰。
未來,除了加強監管和處罰外,提高消費者意識和教育也是保護權益的重要方向。
金管會應持續強化監管力道,例如加大裁罰力度、要求車商保代強化內部控制和稽核機制,以及提高業務員的教育訓練標準。
同時,也應加強消費者教育,讓民眾更了解自身權益和選擇保險的重要性。
只有監管機構、車商保代和消費者三方共同努力,才能創造一個更加公平、透明的汽車保險市場。
消費者應該主動了解自身權益,車商保代則需要確實遵守規定,而金管會則需要持續監管並適時調整政策,以因應市場的變化和需求。